【佛学经论】《大乘妙法莲华经》悬论

金刚经 / 2017-03-06

《大乘妙法莲华经》悬论二

 故今根据其意,而变通说之,列释名、提纲、考经、解文、四段,分别如下:

 

  一 释名

  释名、即五重玄义中的名;体宗用等,亦可摄入此释名中。若收摄不尽者,可在提纲中摄尽。

 

  甲 列众名

  此经之名,散布经中,种种不一。据天亲菩萨法华释论,可得十七名。普通诸经中所表经名,每多在佛说流通分时,由菩萨或声闻启问于佛,如说:世尊!当何名此经?我等云何奉持?然后由佛定出经名。惟此经不然,在佛未说此经之前,由佛入无量义处三昧,天雨四华,六种震动,弥勒质疑于文殊,文殊已将此经之名显出。又如本经中诸品,处处皆点出此经之名,其非经后流通分中由问而说者可知。所谓十七名者:一、无量义:佛未说此经前,已说无量义经;盖佛所证甚深,为众生故,从一实相说无量义,故名。二、最胜:此经纯圆独妙,胜过四十年所说一切粗法故。三、大方等:即大乘义,如本经之标题是。四、教菩萨法:显此经是教大乘菩萨法,非教小乘法,纵有小机在座,亦皆会归一乘。五、佛所护念:显此经微妙希有,为十方诸佛之所护念,如弥陀经等亦有为诸佛所护念语。六、诸佛秘藏,此经据诸佛所证所说之法藏,皆藏于此。七、(?)八、一切佛密字:言此经是三世诸佛所说百千旋陀罗尼等无量秘密咒,诸佛所有善巧言辞,摄尽无遗。九、生一切佛:由此微妙法,出生一切佛。十、一切佛道场:此为诸佛所坐之道场,即所证之菩提;此所证菩提,即妙法莲华经,故此经可谓佛之道场。十一、一切佛所转法轮:十方诸佛从根本智亲证真如,为度众生,起大悲心宣扬自证之法,闻者由此领解修习,辗转悟入佛之知见,由佛自证法界,流转入众生心识中,使烦恼转成菩提,生死转入涅槃,佛与众生间,如车轮之旋转。三世诸佛出世之本怀,无非使诸众生证佛所证,觉佛所觉,而此经皆已说故。十二、一切佛坚固舍利:诸佛一期化缘既毕,遂入灭度,而为利益将来人天,从色身遗留坚固之舍利子,使后人见相供养,种诸善根,舍利在世,亦犹佛之住世。


      故此经寿量品明佛寿命无量,时时处处示现成佛,为诸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故,无量国土,种种教化。此法传流于世,令人深入佛慧,亦同佛入灭时色身所遗留下来之舍利子。所谓经典所在,即如来舍利之身。是显经中能诠之教与所诠之理,皆坚固不坏。十三、诸佛大巧方便:诸佛为利众生,大权善巧,施设无量言教,凡有所作所说,皆为众生成佛。然其说法,并无定相可得;如方便品所谓向佛前举一手,低一头,合一掌,一称南无佛,生一念欢喜心,乃至童子戏,聚沙为佛塔;一与佛法发生关系者,法华开显,皆当作佛。如经中所明声闻等皆得授记,甚至破坏诽谤佛法如提婆达多者,亦得授记作佛。故依法华本意:若赞若谤,俱作胜缘而得成佛,诸根普被,法雨均沾,此之谓也。十四、说一乘:此经唯显一佛乘法,所谓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诸佛所说,唯是一乘。盖佛陀平等意趣,无非欲众生证悟一乘之妙法也。十五、第一义住:第一义住即最胜义,所谓诸法实相,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寂灭相,不可以言宣。正显诸佛内自所证之妙真如性。此经以诸法实相为体,亦即由第一义住上显明。十六、妙法莲华:即今所标之题,详解如下。十七、摄无量名句文身:不但前名所诠义理无量,即能诠之名句文身等言教亦复无量。普通人往往以为除此经外另有他经,其实即此一经,便可摄尽无量诸经,十方诸佛所有言教,皆不外乎此也。 

  上来所列十七名,在经文中,处处流露点示,非由有人请问于佛而定名者。不过其最著者,唯推妙法莲华。虽示十七名,而亦更有其余非能尽述者。

宝琛导读

      智者大师解释法华经“名、体、宗、用、教相”五个角度展开,这是智者大师独创的解释佛经的理论框架,而且智者大师以此方法通用于一切经的解释。方法也被后代大多数祖师所采纳。太虚大师的“释名”一节,说明:这里的一节,基本可以包含对于法华经的本体、宗旨、应用等其余部分的内容。而其余部分,可以在后面的“提纲”部分充分体现。

      《法华经》的名字,包含“妙法莲华经”一名,共有十七种,如上所列,比如说《无量义经》、《诸佛秘密经》、《说一乘经》等等。这些名字都分别从不同角度显示《法华经》的种种奥义和功用。比如: 本经是诸佛所有的密义、度化菩萨,显示实相、是佛的坚固舍利,见者必定成佛、包含其余一切佛经的妙义,等等。虽然如此,但是这十七名称,并不能包含《法华经》的意义,《法华经》的奥义是无穷无尽的。


分享到:
联系微信:qaw5866     返回顶部